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在地球科学、测绘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于2025年开始招收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该专业整合中德两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培养体系,完善的实验教学环境,构建“跨学科、强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由中德双方教师根据两校的学科优势、教学特点、培养要求和毕业生就业需求等要素共同制定,致力于培养掌握地理信息、遥感、导航定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复合型人才。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为新工科专业,也是地理信息与软件IT相结合的专业,专业从业适应面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四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7%。毕业生去向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国家、地方政府及其事业单位,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电信、国家电网、招商银行、华为、百度、腾讯、阿里、比亚迪、超图集团、华测导航、四维图新、中地数码等知名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以国际化为核心,通过实践导向的教学与研究模式,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型人才。为应对数字时代下人才与产业革命做出贡献。学校现有超过122个国家,近2500名外国留学生到校深造学习。国际留学生比例与国际化程度在德国高校中居首列,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大学和学院均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合作。与德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项目和就业机会,包括大众集团、奔驰、宝马、宾利、西门子、DHL、博朗以及汉莎航空等企业。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2025年)招生、录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担的课程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承担的本科课程的授课语言为德语。该专业2025年招生规模为30人,本科第一批志愿招生,施行单独专业代码投档,根据志愿填报情况和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被录取至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